摩根注册
你的位置:摩根注册 > 关于摩根注册 > 超7万人选择细胞储存:“现在存,以后用”靠谱吗?
超7万人选择细胞储存:“现在存,以后用”靠谱吗?
发布日期:2024-08-25 06:49    点击次数:178

日前,上海细胞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细胞”)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

备受市场关注的是上海细胞的核心业务细胞储存,其可在患者需要的时候再将储存的细胞取出,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这是近年来兴起的健康管理方式。

截至2023年末,已有超7万用户选择在上海细胞储存自己的细胞。

不过细胞储存业务的商业化前景,仍待观察。

主要问题在于以下两方面:

一是细胞储存服务收费不菲,目前上海细胞设有多种细胞储存的服务套餐,价格在6万元到17万元不等;

二是细胞储存业务的发展有赖于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技术突破,但目前后者主要针对血液瘤,实体瘤仍未取得突破。

这意味着,就算把细胞存起来仍然可能面临“无药可医”的窘境。

不过,上海细胞研发的CAR-T药物BZDS1901聚焦实体瘤治疗,目前已获得2期临床试验的许可。

事实上,上海细胞仍未实现盈利。2021年至2023年收入分别为4.99亿元、6.19亿元、7.60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4.65亿元、5.38亿元和4.84亿元。

“储存”就要10万

所谓细胞治疗,其实就是将自体或异体细胞材料移植到病人体内,用于抗肿瘤等,这当中一般会涉及细胞的提取、存储等环节。

上海细胞正是主攻细胞治疗,业务覆盖细胞储存、肿瘤医疗服务、细胞药物及细胞充能(保健品)四大领域。

这也是国内少见的覆盖了细胞治疗全链条的企业。

目前国内细胞治疗企业一般都只覆盖了某一个环节。例如科创板IPO项目上海恒润达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科济药业(2171.HK)均是主攻细胞药物。

上海细胞的报告期内细胞储存是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至2023年分别创收3.96亿元、3.57亿元和5.99亿元,占比分别为79.5%、57.7%和78.9%。

细胞储存就是用户在身体健康时就将健康细胞存在-196度的超低温环境中,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将所储存的细胞复苏扩增,用于疾病治疗。

细胞储存受到业内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细胞药物的研发取得了进展。

目前国内已有5款CAR-T细胞药物获批上市,其制备通常需要使用患者体内的细胞。但患有肿瘤的患者免疫力水平较低,有时即使采集了细胞也无法使用。正因如此,在健康时选择将细胞储存起来,等到患病时再复苏冷冻的细胞,以此用于制备细胞药物成为了重要的治疗方式。

“细胞储藏则包括在细胞储存库储存这些细胞,期限从5年到终生不等,取决于我们的不同服务套餐而定,我们在合同规定的储存期限内按比例确认收入。”上海细胞表示。

短期内,细胞储存的商业化前景并不明朗。

一方面,细胞储存服务收费不菲。上海细胞在招股书中列举了白泽细胞人-泰和版、白泽爱健康、吉量元健康3个代表套餐,保存时长均为20年,价格范围分别为10.80万元-17.60万元、6.80万元-13.60万元、6万元。

另一方面,细胞储存并不能“解千愁”。

目前已上市的CAR-T细胞治疗药物主要针对血液瘤,实体瘤方面尚无同类药物上市。因此就算对细胞进行储存,但最终所储存的细胞是否可用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CAR-T细胞治疗药物同样定价不低。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药明巨诺(2126.HK)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驯鹿生物/信达生物(1801.HK)的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合源生物的纳基奥仑赛注射液和科济药业的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定价分别为120万/针、129万元/针、116.6万元/针、99.9万元/针、115万元/针。

作为新兴的抗癌疗法,CAR-T药物的潜在风险性正在为监管部门所关注。

2024年1月,FDA要求已获批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在“黑框警告”中增加“关于治疗后可能继发T淋巴细胞瘤”的内容。国内监管部门也紧随FDA对CAR-T产品做了风险提示。(“黑框警告”是FDA要求药企在药物使用说明书中陈述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警告标志)

今年2月,药监局指出:“考虑到CAR-T产品的特性,我国在批准四个CAR-T产品上市时,均已在说明书的‘注意事项’中提示使用本品治疗后,存在发生继发性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并提示患者需终身监测继发性恶性肿瘤,在发现继发性T细胞相关恶性肿瘤时联系相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以获取进行相关样本采集及检测的指导。”

事实上,上海细胞的储存库利用率并不算高。

目前上海细胞已在上海、河南及北京建立了3个细胞储存库,存储容量达到90.60升。2023年这三个地方的储存库利用率分别为66.20%、55.20%和20.30%。

即便如此,上海细胞此次IPO仍计划将部分募资额,用于在大中华区重点城市建设新的细胞储存区域总部,并配备深低温液氮罐、生产车间及配套设备等必要设施。

目前上海细胞主要通过保险公司以及代理商向终端客户销售细胞储存服务套餐。

“我们认为,保险集团的目标客户群与我们的目标客户群高度相似,因为他们均愿意并有能力满足其长期健康管理目标,并订阅相关服务及产品,包括保险集团提供的人寿保险及我们提供的细胞储存服务。”上海细胞指出。

2021年至2023年,上海细胞的保险公司渠道所产生的细胞储存服务收入分别为0.94亿元、1.48亿元和2.55亿元,占细胞储存业务的比例分别为23.8%、41.6%及42.6%。

代理商渠道的收入占比也不低,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2.97亿元、2.07亿元和3.41亿元,占细胞储存业务的比例分别为75%、57.9%及56.8%。

截至2023年末,上海细胞的渠道代理商数量已经达到253家,较2022年增加超3成。

整体来看,截至2023年末,上海细胞的细胞储存终端客户数已经达到7.15万名。

报告期内,上海细胞还花重金用于产品推广。2021年至2023年营销开支分别为2.13亿元、1.73亿元和2.82亿元,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2.8%、28%及37.1%。

如此背景下,上海细胞仍未实现盈利,2023年亏损额仍达到4.84亿元。

押注CAR-T实体瘤

与细胞储存业务发展息息相关的细胞药物,也是上海细胞的涉足领域。

目前上海细胞旗下共有5款在研的CAR-T细胞药物,均是针对实体瘤。其中,进展较快的CAR-T细胞药物系BZDS1901,已经获得2期临床试验的许可。

与与目前已上市的CAR-T药物主要以CD19、BCMA为靶点不同,上海细胞的BZDS1901以MSLN(间皮素)为靶点,可用于治疗胸膜间皮瘤、胆管癌、卵巢癌等与MSLN相关癌症。

目前中国MSLN的发病率正在逐步升高。2016年发病率约为124万例,预计2032年将达到193万例。

尽管上海细胞表示其所开发的“BZDS1901为临床上进展最快的靶向MSLN治疗实体瘤的CAR-T疗法”,但还有不少药企通过其他靶点持续推进CAR-T药物的研发。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于11项、用于治疗实体瘤的CAR-T疗法临床试验正在推进中。

其中,科济药业旗下以Claudin18.2为靶点、可用于治疗实体瘤的CT041已经进入2期临床试验,是全球首款进入2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实体瘤的CAR-T细胞候选产品。

创新药的研发确实“烧钱”。

2023年,上海细胞的研发开支为2.38亿元,占收入的比重达到31.4%。

不过和前述的CAR-T创新药企相比,上海细胞的优势在于细胞储存等业务仍可以带来一定的现金流,为其创新药的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除此之外,上海细胞还将细胞治疗业务范围拓宽至细胞充能,即保健品业务,其口服保健补充剂产品“乘黄”主要成分系NMN(烟酰胺单核苷酸)。

NMN曾被誉为“不老神药”。公开资料显示,口服NMN的补剂后,NMN可以直接转化成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后者可以激活一组被称作“长寿蛋白”的Sirtuins蛋白,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延缓衰老。

不过,目前国内有关部门对于NMN仍持谨慎态度。

2021年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排查违法经营“不老药”的函》,明确在我国境内NMN不能作为食品进行生产和经营,并要求对相关经营者进行全面排查。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上海细胞等一众企业采取的是“出口转内销”的模式,即含有NMN口服保健补充剂在海外生产,但可以通过跨境电子商务途径在境内销售。

“根据中国的相关规定,我们的含有NMN口服保健补充剂在海外生产,并通过跨境电子商务途径(如通过有赞微信商城及京东)销售。”上海细胞表示,

该产品价格不菲。天猫平台显示,上海细胞的乘黄NMN18000标识为日本原产,售价为3298元/瓶(60粒)。据此计算,平均每粒的价格高达54.97元。

目前市面上也有价格相对较低的NMN产品,价格带从百元到千元不等,都是通过跨境电商进行销售。

不过目前上海细胞的保健品业务的收入规模相对有限,2023年创收0.10亿元。

能够进行多元化业务布局,现任上海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同时也是上海细胞创始人的钱其军“功不可没”。截至申报港交所IPO前,钱其军持有上海细胞26.43%的表决权。

值得一提的是,钱其军主要从事肿瘤精准细胞免疫治疗研究,其导师正是2021年已逝世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

2013年创设上海细胞时,作为非营利性公益组织的上海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会还对其参股,持有发行人33.33%的股权,但最终在B轮融资中选择了退出;不过目前上海细胞旗下的肿瘤医院仍为“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是国内首家以细胞研究为特色的民营肿瘤医院。

与此同时,姚记科技(002605.SZ)、君联资本旗下的上海君祺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太保(601601.SH)等知名投资机构/公司均持有上海细胞的股权。

涉足多领域的上海细胞,何时实现盈利,市场仍在持续关注。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上一篇:新浪、百度押注,高校数字化供应商智慧树冲击港股IPO
下一篇:比亚迪财险获批使用全国统一交强险条款和基础保险费率

友情链接: